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马列(2022)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专家观点丨武建奇: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日期: 2019-05-05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学问之道,大有学问。怎样做好学问,就是一门大学问。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这一论述既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是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的至理,为做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鲜明指向和重要遵循。

为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明确要为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既是学问之道,更是学者之责。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才能立德立言、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研究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学问不是空洞口号,需要落实在每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日常行动中。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也不是“社会的旁观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一条言论、一个观点,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正因如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实现自身价值。

向群众解疑释惑、阐明道理

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学问,就要把学问写在群众心坎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标准,是干好工作的重要法宝。党的政策方针是否对头、改革举措是否得当,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欢迎不欢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是如此,研究成果只有经受住群众的检验,得到人民的认可,才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社会价值。

把学问写在群众心坎里,首先必须懂得群众的心思,了解群众喜怒哀乐,洞察群众所思所想,发现群众所疑所惑,做群众的贴心人。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多到实地调查研究,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科学家,他的许多调查研究名篇对我国社会作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是社会科学的经典之作。当年毛泽东同志为了掌握旧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所念所求,深入到广大农村,用心用情用功调查研究,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富有创见的调研成果,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典范。

守正创新出精品、引领风尚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负有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研究一行,心无旁骛,做好主业。人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搞研究要有一种“忧道不忧食”的职业精神,求真不欺,勇于创新,持之以恒,忘我奉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更高追求,把求未知、明明德视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使研究成为一种内在动力、自觉追求。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

要以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秉承工匠精神,讲究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确保每一件作品都经受得住实践检验,用精品奉献人民。《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撰写的一部光辉著作,为了完成这部巨著,马克思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读过和做过摘录的书就有1500多种;写的笔记,包括手稿、札记、提纲、短评,多达100多本。正是他的这种科学精神和精品意识才成就了《资本论》这部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有所作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真正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邮编:050061   冀ICP备05002801号